•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艺术市场中影像何以“生存”

2011/4/14

爱德华·韦斯顿《鹦鹉螺》

(编者按:本文发表于2010年10月15日)

334.6万美元。这是2007年2月伦敦苏富比拍卖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于2001年创作的《99美分Ⅱ》时留下的成交记录。第一个超过300万美元的摄影拍卖成绩,于国际影像市场亦是一个纪念——摄影已成为近10年来艺术市场中潜力巨大的板块;国内的华辰拍卖亦于2006年秋拍首设影像拍卖专场,曾备受业界瞩目。如今4年过去,又一轮秋拍即将启幕,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像生存”又呈现哪些特点与倾向?

上升的板块?

爱德华·韦斯顿的《鹦鹉螺》拍出115.5万美元,爱德华·斯泰肯原始售卖记录为75美元的《池塘月光》在2006年拍至 292.8万美元,2010年夏天,纽约苏富比举办的“摄影大师宝丽来作品”,1260件安塞尔·亚当斯、大卫·贝利的宝丽来软片和银盐相纸作品拍到 1200万美元。自上世纪70年代起,苏富比、佳士得、菲利浦等拍卖行定期举办影像拍卖,进入21世纪,价格已然一路飙升成为热潮。北京百年印象画廊负责人陈光俊说,摄影已成为价格增幅最快的板块、涨幅和投资回报率远高于传统艺术品。

在国内,受到国际市场热潮的影响,在2005年至2007年市场利好期,画廊投资摄影领域、拍卖行试水影像业务一时成风,华辰 2006年秋拍的影像专场以约245.6万元、成交率63.64%的成绩拓开二级市场。在一片看好声中,中国嘉德、北京荣宝、上海道明、上海鸿盛、北京诚轩等拍卖行均开设了影像的专场拍卖;而2008年一场经济危机,刚刚兴起的市场又遭遇寒流,拍卖仅剩华辰一家,成交量也缩水不少。

如今4年过去,画廊还是那些画廊,一场专场拍卖仍是徘徊在300万人民币的成交上限,市场化的影像生存真的如某些传言“未起先衰”,进入停滞期?

“影像收藏与市场化发展在中国也就刚刚10年,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我们基本上每次大拍是150张到300张的量,成交额在 250万到300万之间。我们的4年是西方市场的30年,发展并不慢。”华辰影像部经理李欣说。北京798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表示,其实中国摄影画廊从来也没有过什么大幅增加的时期,到目前为止,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摄影画廊也不超过20家,而且这些摄影画廊主要还是成立在2007年以后。 “我觉得这都很正常,影像进入艺术市场才刚刚开始,有些挫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好可以让大家有一个平常心,安心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调整思路和战略。我觉得影像市场仍然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据专家介绍,目前的摄影市场中主要包括3类作品: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故事的老照片、反映社会变化的纪实类摄影,以及以摄影作为媒介进行再创作的当代观念摄影。在这3类中,老照片一直是“中坚力量”,而当代纪实类作品的数量亦有所上升。据李欣说,2010年春拍中,纪实摄影占据成交额的 60%,基本上一张纪实类照片拍卖一次,价格就可以增长10%到30%。“这样的状态,反映出目前摄影收藏的概念得到承认,材质、限量等概念要求提高,价格体系逐步成型;现在中国当代摄影界已出现十万元俱乐部,解海龙、翁乃强、侯波等知名艺术家榜上有名。”起步晚、价格低、升值空间大,依然是目前中国摄影市场的主调。

不同种类的人

百年印象、映画廊、see+、亦安画廊、巴黎·北京、三影堂……一级市场中的摄影画廊关注的大多是当代摄影,与前几年不约而同大吹 “怀旧之风”大相异趣;而今日的二级市场,主打的是老照片和纪实摄影。据陈光俊说,画廊的趋向与市场的发展和国际摄影界的趋向相一致:国际市场中70%至 80%都是当代类摄影。

对于这一现象,摄影评论家鲍昆则将目光投向不同的收藏家群体,“这与一、二级两个市场面对的买家不同有关。中国的画廊从一开始就是经营符合西方人趣味的带有‘时尚’特征的当代艺术作品。于是这些年来,它在经营理念和范围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应风格和机制,也培养了一定的客户群。这个客户群自然会对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观念摄影产生兴趣。而在二级收藏市场中关注摄影的和他们不是一种人。二级市场中的很多影像收藏家都是从过去收藏古玩、古代艺术品中转到摄影领域的。他们是比较资深的收藏人士,相对来说有很深的市场经验。他们收藏的趣味与倾向就是求‘老’、求‘少’,注重稀缺性。他们知道收藏品是需要年份的,起码是经过‘历史’肯定的。”那日松也认为,影像收藏的市场目前主要还是在国外,很多画廊的主要客户还是外国收藏家和机构,而中国的观念摄影曾经在国际市场上很流行,因此这些国际买家也就相对更熟悉观念型的摄影作品。而国内的拍卖市场,主要针对的是国内的收藏家和机构,国内的买家们相对来说还是喜欢传统的影像作品,还有一些当代中国著名的一些纪实摄影家的作品。

不同类型的作品,与不同趣味的藏家,形成了两个市场。李欣观察今日的摄影市场发现,藏家在细化,摄影门类也在市场中得以“细化”考量:底片、玻璃底片、摄影善本、老照片……不同类型的作品在市场中都有不同的“受众”与价格走势。

收藏的逻辑何在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收藏家。不少受访者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当“博览会进门、拍卖会出门”的“一夜收藏家”越来越多,他们也变成市场分析者眼中“藏家细化”状态下不可忽视的族群。“大部分藏家都有投机心理。目前,因为老照片几次不俗的市场表现,造成一些人开始恶炒,这也是应该叫停的。老照片是一种极具历史文化性的商品,是需要认真辨识和考证的。不是所有的老照片都特别值钱,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老照片并不是特别多。摄影本身就是一个复制性的技术,所以一些老照片在民间的存量是比较大的,比如抗日战争内容的老照片。最近因为老照片的市场表现,许多有心的人就大量到国外市场上收购中国内容的老照片。”鲍昆说。

国外业者预测21世纪摄影收藏的远景:按主题结构组建起来的,有主题、可以讲故事、有逻辑的收藏,在鲍昆们看来,这在目前的中国很难实现。“国内我目前没有发现能够形成大规模的。这两年有一位闫树军先生专门收藏天安门影像,有些规模。但他的收藏属于影像收藏而不是照片收藏,因为包括一些印刷品。台湾的秦风先生专门收藏民国影像,就算属于大规模的。海外也有一些华人收藏银版照片,但规模不能说很大。其实,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历史条件都不具备系统收藏的可能性,可以说现在收藏的条件和规则都不太存在,尤其是在艺术摄影作品方面。比如艺术摄影家创作了一件作品,他会马上到处参加展览宣扬和网络展示,成为一种流行传播的信息,公众可以很容易欣赏到。有了印刷以后,艺术品可以复制了,艺术形象内容可以脱离‘母体’而进入公众化的载体流行了,人们研究欣赏也就没必要面对原作了。于是今天的收藏与彼时的收藏就完全不太一样了,成为越来越市场性的行为,甚至是单纯的投机性行为。这种行为渐渐背离了文化诉求,炒作情况较多,也使得收藏界很难进行专题类收藏。”李欣说,收藏家对当代观念摄影的知识储备结构不完整,而比较能接受像老照片这样具有易读性、高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的作品,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收藏家的体系尚不完整。

对于这种情况,曾有画廊负责人认为,影像收藏家的群体发展受制于中国摄影理论和摄影史梳理的缺失。针对这一观点,鲍昆表示,中国一直有相应的摄影史书籍和数量众多的研究文章,不过目前摄影史的书籍著作主要是对摄影艺术和其代表的文化史的分析,不是市场需要的那种针对收藏市场、以摄影作为商品研究的工具书、手册,比如某一类型的作品在市场的价格走向、某一位摄影师与市场有关的个案分析等书籍。这不能说明和代表中国摄影理论与摄影史的建构出现缺失。而至于对基于市场的成系统的对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的理论,专家们认为,现在确实还缺乏,比如作品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材料工艺特性研究等。

李欣认为,拍卖不仅是作品出售的中间人,做好图录与数据整理,可以作为研究摄影收藏市场的有力工具,而且它对摄影文化推广也应负有一定责任,才能以市场的手推动中国摄影业的发展。那日松说,作为摄影画廊来讲,不能急功近利,要熬得住;作为影像市场的经营者,应该对摄影有一种真诚的态度。他认为,目前的这些画廊不可能起到“培育藏家、指导藏家涉足摄影市场”的作用;目前缺的是有真正学术意义的摄影博物馆和摄影中心等机构。

其实,限量、签名、品相、作品记载的信息量、合理的版数、对收藏家的培育,都对市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在业内人士目之为收“货”的季节、建“仓”的时刻,中国摄影市场毋宁说处于“平稳盘整期”,影像在市场中接下来如何“生存”,一个价格的记录背后将意味着更多。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