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声音 | 上海种子蓄势待发?

2016/3/29

huo-350x350.jpeg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继上周五(3月25日)以喜玛拉雅美术馆为依托的“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项目召开新闻发布会后,本周一组织方又启动了“奇点|Qidian”计划的招募,为项目寻找出生在1989年后的创意天才。

25日的新闻稿中写道,“上海种子”项目“源于‘文化市集’(cultural emporium)的概念,意在创造一个新型的文化参与氛围,尝试将文化体验的现场形态——诸如展厅、课堂、实验室、工作室、图书馆、影院、剧场、沙龙等,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诸如个人化的阅读、聆听、写作、甚至是放空与冥想,与群体性的聚会、观影、出游、授课、辩论、嬉戏等重新进行嫁接,产生情境的混合与杂揉,有意识地为出自不同领域、学科,且专业门槛跨度较大的内容呈现、分享以及流通创造尽可能宽松、自然的氛围。尽管这一计划听起来颇具雄心,但除了提及展览、演出、讲座和书刊等词眼,却并没有给出更为实际和具体或者让人听起来耳目一新的活动方案。

ARTNEWS的编辑M.H. Miller就此发文,使用了“wacky”(古怪的,疯疯癫癫的)一词来形容自己收到新闻稿时的心情——古怪的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正在中国做些古怪的事情。他特别引用了新闻稿中关于“根基研究员”(即邀请来自视觉艺术;建筑、设计以及传播;表演、影像、声音;人文及社会科学 ;科学、技术以及生态学五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进行创作,成果将首展于活动现场)的一整段内容,评论说是“教学性质的展示”(didactic display),并对文中提到的22世纪“似乎已然近在咫尺,近到我们可以根据当下的环境现状及知识体系对其进行相当精确的推算与预测”进行了调侃,Miller称自己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连自己下午要做什么都不能推算和预测,一百年之后更是太久的事情。

Miller的说法虽然较为个人化,但也折射出一些对于上述项目的担忧。从目前主办方发布的消息来看,其行文像是从书本中跳脱出的说辞的堆砌,可触感不足。“上海种子”项目的两位总监,一位是喜玛拉雅美术馆现任馆长李龙雨,威尼斯双年展评委会主席、韩国光州双年展的创始人,对大型项目有着充分的经验;一位是伦敦蛇形画廊的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一直致力于展示形式创新探索的明星策展人,近年来在中国颇为活跃。“文化市集”的概念也继承了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对“小与大”、“公众与亲密”等主题的一贯探索。

如此的组合,可以使我们对项目整体框架的设定和概念创新抱有信心,但这个活动毕竟打着“上海”的名号,也宣称自己与本地居民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又能充分发挥跨学科合作的优势,又能让最后的成果接地气,将言语落实到可触的成果,除却书本型叙述的“高级感”,为在地公众带来新的体验,是需要思考、也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