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你如何面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种问题?Pt. 2

2014/8/17


我来看展时对其有基本的熟悉:阿布拉莫维奇将会在两个月内(512小时)占据蛇形画廊虚构的空的空间,和被剥夺了电子移动设备的参观者互动,让其成为她的“表演的身体”。作为乐意配合的人,我跟随着画廊助理来到一个椅子处。笔直而静止,我的双眼紧闭,屏蔽噪音的耳机紧紧夹在耳朵之上,静默变得固着。周遭画廊助理和参观者的行动变成皮肤上一种可触的压力。也许,在感官上来说,《512小时》正在教会我如何观看。


但是当我的眼皮不经意睁开时(不论我多么努力紧闭),艺术家的在场却太过明显了。人们不由自主将视听转向玛丽娜天然的力量,而非沉浸在思维的交响中。这位知名的艺术家在空间中随机走动,和那些无法控制自己发出轻笑的观众低语交谈。她的在场对我试图进入冥想的努力构成了极大的侵入。


然而,还不是她的名气最让我困扰,而是一种“这件作品是精神艺术任务的离散组合”的感觉非常恼人。非但没有真正探索“空无”,这件作品高度依赖过度道具化的运动来操控思绪:蒙眼行走,引座的耳机,排序的缘由。《512小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满足的、可行的运动——一种方法的清单——取代了恐怖、挑战、沉闷、未知的“空无”。如果没有艺术家或者观众的大量参与,我们能说阿布拉莫维奇真正跃入了虚空吗?


阿布拉莫维奇作品越来越大众的趋势并不令人惊奇。作为70年代身体艺术运动的核心成员,她数十年来都将自己置身于钢丝之上:火焰,鞭打,冰块,一氧化碳。她早期的作品通过危险和创伤促使表演者和观众进入在场。那些作品非常有力量,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感官性(尽管也许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更因为它们从艺术家和观众处索求了大量的脆弱感和参与感。她的新目标也许并未指向在场的尖锐性,而是它的广度。她无数次指出她目前工作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并表明她对主流行为艺术的支持。


《512小时》在当下文化中无疑是重要的作品。免费为公众提供一个空间,在其中他们可以脱离手机整整一个小时,舒适地探索思绪,自然有其价值。阿布拉莫维奇的作品对当下异化社会的焦虑是充满爱意——或许也有点自恋——的回应。但是,相比她早期的作品,这部作品显然还无法进入行为艺术的圣经。也许对其的讨论,可以止于此处了。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512小时》将在伦敦蛇形画廊展出至8月25日。


你如何面对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这种问题?Pt. 1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