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

2017/5/28


到场嘉宾合影

中国社会的发展,始终坚持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并行建设与创造。随着“一带一路”开启了“谱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的时代动力,中国城市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本次“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正是立足于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希望借此突破传统的城市建设、公共艺术创作的框架,将新的社会风气、时代精神、人文风貌的核心价值呈现出来。


中国早期的城市建设就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这不仅体现在建筑样式、装饰、基础设施设计、规划等方面上,还体现在园林景观、石刻,以及对诗文、书法与塑像的综合运用等等。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与纪念碑逐渐发展为城市的公共标志与理念核心,它与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社区等结合,涌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代表性作品。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在近几十年被快速矗立的城市雕塑中,存有不少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他们或者在艺术的创造上无法顾忌、保证公共艺术的安全性,或者在追求“竖起来”的简单逻辑下,忽视了艺术美感与文化精神的表达,忽视了艺术对精神生活的提升与推动。这些正面与负面的现象,无疑都为我们当下思考城市公共艺术以及策划相关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总策划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先生

首先,从广义上来说,公共艺术是由艺术、设计、雕塑、建筑与职能管理全面配合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它要求在整体的思考与规划之中,将公共空间视为一个具有艺术感受、生活细节乃至历史语境的综合场域。因此,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公共艺术也在无形中成为人们生活起居、出行观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同时连接着城市的历史文脉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此而言,城市公共艺术一方面要打开城市与艺术的开放性、延展性、趣味性,为生活增加美味的调料,另一方面则要有清醒而深刻的历史意识,连接日常生活与崇高理念,将思想与生活在整体中不断向前推进。

今日美术馆馆长  高鹏博士

其次,城市建设始终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公共艺术的创作也同样与科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何使用最新的科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某种程度上,公共艺术对科技的关注、采用,是公共艺术探索科技美学的重要前提,在这一点上,它与城市建设具有类似的目标追求,即通过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整合,更好地为城市与公共艺术的创造服务。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艺术家们在这方面投入的巨大兴趣和精力,不管是对城市建设者还是艺术创作者而言,都无不具有深刻的启发性。尤其是,他们共同面临处理材料的问题,则往往成为建设与创作新观念的重要特征。


另外,在空间美学的探索上,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也具有它自身的表现特征和艺术优势,而这一价值始终没能在中国城市建设历程中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城市建筑的规划上,而对于公共艺术的质量把控则或有缺失;另一方面,中国还大量缺乏专门从事于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人才或团体,使得许多操作细节与创作思想都未曾深入展开、未曾发展传承,这是当下中国城市雕公共艺术整体水准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希望通过这“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呼吁教育机构、高校等重视城市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重视对公共艺术中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关注,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输出更多创新性人才。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