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

主办单位: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旧金山)
开幕酒会:2014年5月27日5:00pm
日期:2014/5/27 至 2014/7/27     地址:广州市白云大道黄边北路时代玫瑰园
策展人:贝蒂·苏·赫尔茨(Betti-Sue Hertz),沈瑞筠,翁笑雨
    艺术家:陈晓云梁硕郑国谷    

无论在实质还是比喻层面,视觉、感知和观念的体系都变得日益动荡。展览“风景:实像、幻象或心像?” 以此为出发点,呈现来自不同地区、环境和的艺术创作,通过将自然作为图像生产、再现和复制的空间,这些艺术家们追随人们对自然不断变化的体验。展览以富有创造性的视角来连接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文化语境,即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珠三角:从控制论乌托邦( the cybernetic utopia)和科技前沿到电子产品的世界工厂;从自然浪漫主义和环保运动到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土地改革。展出作品探讨的主题包括自然、风景、城市园林、虚拟现实、数字技术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汇贯通。

展览的标题受到菲利克斯·瓜塔里(Félix Guattari)“四项本体论元素”(four ontological functors)的启发,即幻象、实像、真像、心像。透过风景之境,展览向观者提出下列问题:风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镜像效应?它们各自又如何引导我们对自己及他者的理解和体验?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会对人们脑海中的风景心像产生怎样的影响?自发的景观组织,自然、刻意、人工园林的建造,大自然的力量对于城市建筑环境的破坏,这些话题都在当代视觉思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关于人类世(Anthropocene)的论述及其衍生出的文化和社会讨论构成了展览的背景。人类世论点由诺贝尔奖得主、大气化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Crutzen)率先提出。他指出,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地质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于环境改变之巨足以创造一种新的自然形式。从地质学上讲,人类自主创造的“人工”沉积层已经延伸并覆盖全球。

人类世的讨论将关于人类、自然、技术之间关系的传统争论推向一个新的层面,进行再研究(recontextualize)和再组织(reframe)。若只是基于单一的感知状态,有些视觉元素和形式开始变得模糊暧昧,而难以辨识和解读,这意味着人类不再占据万物存在之最前端。背景与前景、人类与非人类、文明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地球与历史之间的不再是对立的,而是可变且多变的,这种多元稳定(multi-stable)的关系向现代性原先所构建的二元论视角提出挑战。

诚然,宏观来看,人类世论点的普遍性让其能够触及最大可能的框架(即整个世界);与此同时,我们微观的个体现实,如今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屏幕所构成的“框架”中变得日益碎片化和多层次化。这些微框与更大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框架之外有什么?真实的风景仰赖透视、角度和景观,而屏幕则不断压缩空间,使其扁平化。安妮·弗莱伯格(Anne Friedberg)在其2006年的著作《虚拟视窗:从阿尔伯蒂到微软》(The Virtual Window: From Alberti to Microsoft)中指出,屏幕孕育了“静态的、动态的、多层的、角度倾斜的、抽象的、序列的或多帧的图像”。当艺术家探寻自然体验,将物理世界转化为视觉艺术的过程中,哪些基本的物性特质得以保留?

本次展览试图勾勒在这种看似全新、以技术为媒的视角与基于中国哲学观照世界的传统方式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后者看来,人性的实践远非强加秩序于自然,而更多是遵照自然原本的规律。这呼应了天人同构的文化价值观,人与自然两者的秩序和形式在动态平衡中产生共鸣并交汇。展览所希望传达的观念启发自中国传统艺术中变化无常、相互交融和天马行空的特点,探索它们如何塑造人们关于风景的愿景、体验和记忆。观众将看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平等主义和自然浪漫主义均从亚洲文化对于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思考中汲取了灵感。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