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目标

主办单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开幕酒会:2008-11-29 15:00
日期:2008/11/29 至 2009/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酒仙桥路798工厂2号入口前行300米
策展人:杨天娜
    艺术家:林一林    

  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现在都在制造过去, 那么一个特殊的过去只有与一个特殊的现在联系起来才可以被理解. 每一个关于过去的事物都被现在所重新定义 – 有些被遮蔽了, 有些被遗忘了, 而有些被呈现和保留. 组成过去的那些概念结构是由当下和现在所建构的: 现在定义着过去.

  我们的生活由各种标准和尺度建构而成, 图像和符号构成了我们个体性格的基本条件, 这些概念与由元叙事所建构的历史认同一样, 成为林一林在1991年创作的早期的主要作品之一“理想住宅的标准系列”中所要探讨的内容. 在1992年创作的作品 “ 住器陈列”中, 艺术家延续了这种对于界定了我们日常生活和行为模式的社会文化结构的质疑. 破碎的砖墙或者是充满了各种物品的空间被镶嵌入金属的结构里 – 它们是典型的林一林式的富于思辨的隐喻, 代表了艺术家对于给定的框架和规则的天生的怀疑. 后期的雕塑和装置作品, 比如 “想念多莉” (2005), “ 我来自华尔街” (2006) 以及 “三毛” (2008)等则更注重于对文化现象中的神话叙事的解构.

  “目标”是林一林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的第一个个展的展题. 在这个展览中他将呈现四组不同媒介的作品 – 两个影像作品, 一件大型的雕塑以及一幅油画. 这些作品都是关于从新的角度和另类的方式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 同时艺术家也把自己引进到作品里, 在此他把自己扮演成一位伟大的英雄楷模式的人物. 借用这样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作品反映了对于形成我们集体意识和记忆的历史和神话图像的反思. 林质疑由确立的叙事所演绎的历史, 提出了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另一种观看的角度. 于是在作品中他不仅仅是结合了不同的媒介, 同时还借用了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阶段背景的英雄和传奇与叙事: 从毛主义的中国到 布什时代的美国. 林通过对于这些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现象的混合与并置来呈现出不同的另类的叙事模式, 尝试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是否通过这样的混合可以激发深层的内省和对于社会和政治现实以及人类本质的更基本的认知? 他对于作品创作中的图像的有意识地选择引发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紧张感: 从毛泽东时代的图像中选取的人物与场景有一种人文的和个性化的形象, 相反那些选自布什时代的美国的影像则呈现出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和教条化的面孔.

  林一林在80年代早期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他以雕塑、 装置、表演和录像等不同媒介的作品而闻名. 比如 “安全渡过林和路” (1995), 在其中他以人工拆迁墙壁的方式搬移一堵砖墙穿过了广州的一条繁忙的、车水马龙的马路。. 这是于1990年代和“大尾象工作组”在广州的公共空间完成的一系列行为作品的一部分, 这件作品2007年在第十二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上展出。林一林还是大尾象工作小组的发起人之一,成员还有梁钜辉,徐坦和陈劭雄,它是广东当代艺术的一个象征,以批判性的艺术实践和独立的姿态而著称。与林后来的雕塑和装置作品有着相近的思想脉络,他的早期行为作品,如“安全渡过林和路”,并不仅仅是着眼于打破对于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固有看法,还提供了对于现实的不同的阐释和批判的角度. 指出构成我们意识和认知结构的主流叙事其实不过是一个永远处于变化和改变中的剧本。

  林一林现在生活和工作在广州和纽约.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