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视频
艺术家频道 - 岛

汪建伟&娜里尼·玛拉尼—喜马拉雅计划 展览现场

记者:     摄影师:喵     日期:2009.11.22

阿拉里奥北京将从2009年11月21日至2010年1月24日举办中国先锋媒体艺术家汪建伟和印度先锋媒体艺术家纳里尼·马拉尼(Nalini Malani)的展览“喜马拉雅计划”Himalaya Project)。本次展览由中印著名艺术评论家黄专和10年来研究印度录像艺术的美术史家乔汉·皮纳佩尔(Johan Pijnappel)共同策展,主要展示艺术家们无国界之分的艺术世界,包括了具有代表性的录像、绘画、装置和图片。目前我们正在编译整理艺术家和策展人之间自七月以来关于展览谈话的录音、遴选展览作品的过程,包括纪录片的形式,将从不同层面将本展览融入画册的理念。因此,本次展览和画册将成为《亚洲艺术史方法论》(Methodology of Asian Art History)一书的基本材料,由北京大学视觉艺术研究所共同出版。


世界范围的全球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变革延伸了在政治学、经济学和文化上的话语范围,将焦点定位于西方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上。跨越国家概念,文化多元化正在形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大国的经济增长和迅速发展,不约而同的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两国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不再是他人赞叹东方文化和异域风情的唯一话题,而成为了新美学模式的两个重要主体。然而,尽管亚洲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和理解,但是对亚洲艺术的衡量和鉴赏仍然局限于西方的观点。


本次展览便是在注意到上述问题后发起的,旨在研究亚洲国家之间进行更密切交流的可能性,重点在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文化上存在明显异同的亚洲大国。汪建伟和纳里尼·马拉尼分别是中印媒体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艺术世界建立在对历史的批判意识之上,他们各自通过不同时期的作品对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他们的比较和研究,也将成为在对亚洲艺术的讨论中建立新的方法论标准的例证之一。


艺术家所在国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环境成为了作品的主题,同时也成为了将不同作品融合进同一框架的理念。汪建伟有着渊博的历史和哲学知识,一直以来致力于以多种方式重构历史叙述过程的工作方法。汪建伟的作品通过独立的媒体形式,如录像、摄影和装置等,再现并重新合成了一种叙述形式。通过无限的分解和重构,这一过程得以对单一的叙述形式或事件给予多重并列的解释。


纳里尼·马拉尼在印度这一多民族、多种语言和宗教的熔炉中长大,她关注的焦点是各宗教与民族团体之间无休止的争端所带来的创伤。印度历史充斥着分裂与混乱,散布在种族与宗教的纷争之中,这些问题即使在印度从长期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以后也仍然存在,一直以来都是她作品的基础。纳里尼的艺术语言分为种族、阶级和性别三类,她的艺术语言以视觉生产的形式作为表现,带有饱受印度历史摧残所带来的创伤以及个人故事的痕迹。这些作品的叙述方式是过去与现在、真实的记录与谬误、历史与神话的结合,如麦比乌斯带(Mobius strip)一样,在有限的空间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分解再重构。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视觉媒体、创作者以及观众共同参与,他们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


自印度和中国当代艺术成为艺术界研究的新焦点后,两国的艺术一直受到商业层面而非美学价值上的关注。在当前的艺术领域,全球主义、文化多元化以及后殖民主义已经形成,印度和中国理应成为领域内的领军人物。本次展览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良好范例,同时也是为加强亚洲国家文化交流而创造的机会。亚洲艺术史反映了亚洲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本次展览也将成为研究亚洲艺术史方法论的有效例证。虽然这个宏大计划难以在一次展览上完全实现,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喜马拉雅山脉不再成为一个阻碍,而成为联结两个国家沟通的有效桥梁。

其他视频
换一换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