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到。 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完全一样的。 —— T.S.Eliot 《烧毁的诺顿》 时间凝结在艾略特笔下烧毁的玫瑰园中,过去和未来互相羁绊,交织在变化着的软弱的躯体里,卫护着人类既不飞升天国也不堕入地狱。诗歌以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c.535 - c.475 BCE), 一位深陷隐喻与悖论的古希腊哲学家的偈语开篇,喃喃自絮般谈论着时间与救赎。这个古老的话题如今依旧困扰着现代的灵魂,甚至夹缬进更多的欲望与纷争。 让我们姑且将这一切看作是一个悖论。
项目以同样经历了大火焚烧却得以修缮留存的东景缘智珠寺为特定场地,最难以回避的既是空间本身所承载的时间,过去的时间。朱门瓦墙庇护着一段六百多年的历史,之中涵盖了人类对于信仰的尊崇敬畏,亦留下了数次社会变革的痕迹。每一次进程中的损伤、迸裂、腐朽,随着时间成为这转动不息的世界中片刻静止的存在。翻阅了过往的一幕幕后,我们又终将被时间引领回此刻。人们曾经徘徊在寺中,寄托生的希望,是因为难以承受太多残酷的现实。那么在此刻,我们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