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视频
艺术家频道 - 岛

刘窗:爱情故事

记者:     摄影师:任硕     日期:2014.11.15
这次同时呈现的是4位艺术家的三个独立项目:李郁、刘波的“慢门”、刘窗的“爱情故事”以及王思顺的“第一次黎明”,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17日。同时,位于泰康空间3楼的“露台项目”——“徐渠:网球场”,仍将继续。这么看来其实是四个项目,5位艺术家,一道口味多样的视觉大餐……

相对于展览最终呈现出的光鲜视效,很多观众可能对展览前期的策划、布展实施过程并不了解,也充满好奇。为此我们在此期介绍中特意加入了布展现场的微视频,与大家分享展览亮相前的幕后花絮。

李郁、刘波的作品灵感最初来源于武汉当地报纸上的豆腐块新闻,两位艺术家通过多年的合作,由摄影实践转而发展到用录像表达,甚至以装置的方式再现新闻中描述的种种日常与荒诞。本次“慢门”项目展示了他们最新拍摄的六部黑白的,短到极致的一秒钟影像来探讨现实与影像之间以及录像与摄影这两个媒介之间双重交错之际的惊鸿一瞥。当"瞬间"成为距离,现实与艺术、媒介与表达的诠释空间随即扩张。

刘窗的“爱情故事”是一个混合了视、听觉的综合装置,艺术家从广东东莞收集了出版于上世纪末的数千本言情小说口袋书,他从这些小书的传阅者留在书本中的私密性书写或涂鸦里发现了寄居其中的另一种文学。这些看起来似乎更“底层”的文学在这些书本的持续传阅过程中隐秘生长并形成了自身的语言魅力。在视觉化地呈现这些小说和寄居文学的同时,由噪音、小号、人声混合而成的声音被融入到展览现场,从而试图从听觉上唤起观众进入感受作品的心理通道。

“第一次黎明”中,王思顺采用了泥这种单一的物质性材料,从一个玻璃杯中泥与水的分离,到一立方的泥从数米高的空中跌落,而距离与力量、时间与空间,这些艺术家创作中一贯的关注作为非物质材料也在本次项目中加以突显。泥,似乎能提示出他的雕塑专业背景,但在这个项目中对泥的运用与手法则与他接受的学院教育大相径庭,艺术家通过将泥置于多种可能的环境与条件下产生出的新的雕塑/装置,尝试建构出另一种可塑空间。

参展的四位艺术家都出生在70年代末,与武汉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或出生于武汉,或在武汉接受艺术教育,甚至定居工作在武汉,这种“巧合”的地域性或将成为泰康空间未来策展研究的工作线索之一,即艺术家成长、生活、学习、工作所在的地域风物、人群性格与其艺术创作特点之间的微妙关系。而这次几位湖北籍艺术家的聚首,似乎也在提示着人们将目光投向那个华中重镇,以及一座即将于明年正式与大家见面,位于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内的大型美术馆的多重可能。
其他视频
换一换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170334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