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英国】先出世,再入世,Antony Gormley 的东方艺术禅修

日期:2018/6/15 至 2018/6/15    
       
我们拜访了 Antony Gormley 以及香港 White Cube 画廊亚洲区总监 Laura Zhou,从做雕塑聊到做空间,摸索出“做艺术家”的条条线索





做“艺术家”:Antony Gormley
从手法到概念

比起艺术家,Antony Gormely 看起来更像一名禅师。身材高大的他穿着白色T恤和米色裤子,发型简单,步履言谈透露着放松感,蜻蜓点水地触及深奥的概念,但对问题的回应很直接,也很坦率。“我们要不要坐在这儿”,他指了指展厅飘窗,获得同意后坐了下来。傍晚的阳光并未直射入窗,但却照亮了展厅。他就这样,时不时看向窗外,又回头看着展厅内自己的作品。

作为当今英国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Gormley 始终坚持着雕塑的创作。当 Anish Kapoor 从简约的几何性雕塑雄心勃勃地涉足大规模装置,Damien Hirst 从展示甲醛溶液中的动物标本到拿起画笔,艺术家随着职业发展而成为多面手的规律,似乎并不适用于 Gormley。这位今年68岁的艺术家,始终将自己定位为雕塑的创作者。“我认为雕塑是世界的一件实体,”他用手势在空中摆出一个形态,“它并非要为世界创造图像,或通过含义改变世界。我认为这比任何绘画、摄影或其他二维平面的作品更具有挑战——某种程度上,它们的存在需要从墙壁到机构的支持或保护,但我做的绝大部分雕塑,你可以把它们放到海滩、山顶或是画廊。我的兴奋点是,你可以将任何作品投入到世界中,观察世界如何适应和采纳这样的变化。它们不需要解释,也不需要庇护,它们是自由的物品。”


香港 White Cube 画廊二层展厅内的两件作品,从左至右:《Chute 滑道》(2017)、《Spall 碎片》(2017)


Antony Gormley 与媒体讨论展览“根生根寻”


“自由”,就这样成为我们对话的第一个关键词。事实上,这也是贯穿他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词汇之一。这是个难以界定的名词,但它有两个特征,用于形容 Gormley 和他的创作皆适如其分。自由,往往联系着人们说、做、想的意愿,首先是对阻碍或限制的否定。这样的约束或许来自外界,但更可能源于个体本身。摆脱前者固然困难,摆脱后者则始终是古今圣人和哲人所思索的命题,这正是 Gormley 艺术创作的起点。

实际上,做雕塑是 Gormley 人生轨迹的转折。他是半路出家的艺术家,在此之前,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专业的他,于1970年代开启了亚洲之旅,以土耳其为伊始,最终行至印度和斯里兰卡,学习禅修。“学习冥想也许是改变我生命最关键的经历,让我从依赖阅读书籍的好奇者,变成直接动手的参与人,全神贯注地寻找被暴露的生命,”他谈起影响自己成为艺术家最直接的因素,“我也认为,在所有的学习中,人类学对我影响最大,从这里我看到了人类文化令人震惊的多样性,也让我意识到没有单一的真理体系。”对 Gormley 而言,西方文明外,东方探索真理的方式,提供了另一条通往自由的路。当笛卡尔奠定西方现代哲学的心物二元论,强调着“肉体”与“心灵”的分割,受到冥想启发的 Gormley 通过创作,将身与心视为统一的有机体——“不仅是大脑,身体也是思考与感受的构造,它从体内传递给我们的消息也许不是图像的,但身体有感知它所处环境的能力,给予我们最直接的信息。”



White Cube 画廊位于香港干诺道中50号的空间,Antony Gormley 的手稿面向大门

由此,身体不仅是肌理,也可以传递心理。Gormley 的作品表现着这样的多元和一致。从上个世纪起,他就开始用自己的身体翻模制作雕塑,而现在,除了位于伦敦的工作室,他还在英格兰东北部城市赫克瑟姆(Hexham)建立团队,团队成员以各种各样的体模为基准,完成雕塑的铸造。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作品是 Gormley 对自己的复刻。展厅中,Gormley 为了阐释自己的概念,有时也会忽地模仿雕塑中的动作。即使这些雕塑经过处理,采用了抽象的视觉语言,他与作品极高的相似度,仍立刻“解码”了作品的形象,揭示它们的原型。

然而,即使物理的外形是人们接触作品的第一环节,作品的重要性却存在于感性的瞬间。坐回飘窗的 Gomley,头侧向一方,“我想,作品的重量仍在于主观的私人片刻,它能调动感官,为其他思考者创造这种机会。”雕塑的形象,表达着 Gormley 本人的某个特定瞬间,而这样的表达,恰恰意在挑起观众自发的主观反应,“当你看着这个雕塑,你能谈及的,不是它所取代或象征的事物,而是它如何影响这个环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因此,雕塑是一种可读的信号,也是一种便利的传递。这样的特征成为 Gormley 作品的标识,也成为外界对他作品评判褒贬的根据。英国《卫报》在2012年的报道中声称,“他所创作的人体图像具有现代的模样,既酷又清晰易懂,是他声誉的来源。这些平淡的雕塑看起来有“进步性”,还很“传统”。它们让旁观者感到当代,但不会焦虑”。但曾任2009年 Turner Prize 评委的撰稿人 Jonathan Jones 在两年前,对 Gormley 在 White Cube 画廊位于 Bermondsey 空间的展览表示失望,将其雕塑称为“无性别的乐高计算机人”,“他参差不齐的新展目标深奥且意味深长,但结果却老套、焦虑、让人感到压抑”。面对这样的评价,Gormley 也波澜不惊。“我感觉我并没有那么卖力地做些什么,因为我知道,我在当下的世界中感到舒适。前几年的我,极其严肃真挚,只关注我希望作品成为什么,所以那时更僵硬。直到现在,动作的姿态本身仍然提不起我的兴趣,但我的作品都是自由的。”

 Gormley 与雕塑《Swoon 心醉神迷》(2017),艺术作品由 White Cube 画廊提供


香港 White Cube 画廊空间内 Antony Gormley 个展“根生根寻”一隅,摄影:Kitmin Lee,图片来自香港 White Cube 画廊


就这样,又回到自由。这是他坚持使用雕塑的原因,也为他利用这种媒介创作提供灵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表示没有阻碍或限制,“自由”往往令人忽视的必要条件是“知情”——人们在不知情的背景下,做出的选择是否自由,始终是哲学上的辩论。在贸易上,买卖双方对物品的知情程度,即使不决定也影响着交易的自由程度。若有一方接受的信息不平等,那他的判断便受到牵制,自由程度也因此受限。“知情”的情,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来龙去脉——了解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动向,或许更重要的,是对当下的沉浸。这条线索与 Gormley 最新展出的作品息息相关。“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识别事物的根源,让我们回到身心的统一中,回到身体作为感知的机体中,我想让人们重新扎根于第一手的感受”,Gormley 如此阐释展览《根生根寻》的命名与意义。

《Signal 信号》(2017)是 Gormley 在导览展厅时模仿的作品。雕塑在构造上运用了“对立式平衡(contrapposto)”,即将重心集中在身体一侧脚上的姿态,使得手肩一线与臀腿一线形成方向相反的线条,通过不对称的差异与协调,令站立的身体,即带着休憩的自然,又突显动感的力量。这个姿态也在艺术史中被雕塑家反复引用。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雕塑《Kritios Boy 克里托斯男孩》到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甚至到当代的人像摄影与广告,对立式平衡的运用反映着视觉艺术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支流。“我用‘contrapposto’的原因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个如此主流的形式,你总能在时尚摄影中看见它,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但不论在 Calvin Klein 还是 Versace,这种酷酷的站姿,看起来自然,但其实是刻意安排。我想让我们回看这种形式的来源,这一切都源自艺术史。”


Antony Gormley,《Free Fall II》(1997)?? Antony Gormley


Antony Gormley,《Man Rock I》(1982)?? Antony Gormley


将历史展示给观众,并引导他们踏上视觉形式的寻根之旅,不是 Gormley 的唯一目的。他的作品同样唤起对未来的先觉。8年前,他最负盛名的公共雕塑之一《Exposure 暴露》落地荷兰省会城市莱利斯塔德(Lelystad),这件高26米的巨大雕塑以抽象的框架搭起人体的形态,抱膝蹲在临水的土地上。“我的概念是展现雕塑和景观的动态关系,它是变动世界中不动的点,”Gormley 在作品陈述中写道,“众所周知,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变化便是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这件作品没有柱基的承托,随着时间流逝,海平面的上升意味着堤坝的上升,这件作品会被逐渐掩埋。”

对比《暴露》和香港展厅的新作,Gormley 的雕塑虽然大小形式有别,但它们从手法到形态,都秉承着相似的脉络。在这位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他并未完全脱离过去,从而投身全新的领域,而是稳定地扎根于一条主线,发觉它仍未梳理的分支。


Antony Gormley,《NATURAL SELECTION》(1981)?? Antony Gormley


Antony Gormley,《EXERCISE BETWEEN BLOOD AND EARTH》(1979 - 1981)?? Antony Gormley


事实上,虽然艺术是他的表达方式,但 Gormley 的焦点似乎并没有落在艺术本身。对谈中,他回答最长的问题也并非关于创作,而是人类学对自己的影响,他谈到人类聚居地和语言的失落,“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我们也失去了和本土药典、材料、物种等知识领域进行联系的整个历史,我们必须要改变对价值的看法和重视的方式。”他的回答偏离了我的问题,但聊着聊着,他却渐渐给出了我最想听到的答案,“我认为人类学让我理解了人类社会的易变性,以及它绝妙的多元性。因此,它成为一种灵感,不仅驱使我维护这种多元,更促使我在某种程度上为它创造新的形态。” Gormley 对自己的定位,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这句话耐人寻味,解密着作为艺术家的他,如何用不变的手法,创造着近乎无限的作品。


“做”艺术家:Laura Zhou
从展览筹备到艺术家工作室接洽

自画廊在2012年于香港开设空间,作为 White Cube 画廊亚洲区总监的 Laura Zhou 便开始负责它的诸多项目。她是推动画廊在英国伦敦以外首个海外空间发展的重要成员,不仅和 Gormley 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也是他私下里的朋友。

合作者与友人的身份,让 Zhou 对 Gormley 的艺术家特点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她轻声从容地告诉我,“Gormley 的独到之处,或许在于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他在中国花的时间。他在少林寺待过,在佛教禅宗学过,这所有的一切使 Antony 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厚。所以他把这种深厚的理解,融合到他自己和待人接物的各个方面。当然,这也体现在他的作品里。“话语平衡着对收藏行为的考量,和对创作者个性的理解。


香港 White Cube 画廊空间内,Antony Gormley 与 Laura Zhou 面对《Swoon 心醉神迷》(2017)


她的角色,正是这二者之间的桥梁。画廊的空间让她将作品呈现给观众,也将藏家带给作者,而展览的策划,则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创作手法和概念都较为稳定的 Gormley,与其强调艺术家作品的多元,Zhou 希望将展览重心更多地放在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上,“从早期的身体雕塑,到后来更为抽象的形象,Gormley 的创作过程呈现一步步的思考,这样的过程代表着艺术家对人到自然环境的反思,其实一路走来并不简单。如果我们能通过展览告诉大家,其实 Gormley 在几年前已经开始这种实验的话,那会是比较完整的故事。”对于布展过程以及同艺术家工作室的接洽,我们与 Laura 采用了快问快答的形式:

Wallpaper*卷宗(以下简称为W*):画廊的布展过程需要 Gormley 如何配合?

Laura Zhou(以下简称为L):Antony 的团队有许多助手,分别负责行程安排,资料整理,对外连接等等。尤其值得提起的,是制作作品模型的几个男助手。这些作品,都是用 foam 一个个做起来的。助手做好模型后,会让 Antony 去选结构,怎么去搭,有的时候也会用电脑工作。这次展览的作品也都从英国运输过来。我们同样做了很多展厅的模型,知道每一件作品放在哪里,但尽管我们和 Antony 在英国的团队有着持续的沟通,现场总是需要重新调整。他的团队也有一名助手前来香港,帮助我们布展。


Antony Gormley,《Domain Field》(2003)?? 香港 White Cube 画廊


Antony Gormley,《BODY XV》(2011)?? Sean Kelly Gallery


W*:Gormley 对展览的筹备又有哪些特点需要画廊协助?你们在合作过程中有怎样的互动?

L:我们和 Antony 已经做了三个展览,每次都非常喜欢 Antony 对我们各个空间的运用。他对我们的空间特别了解,比如我们一层的展厅,有一扇面对大堂的门是永远关着的,但是 Antony 把这个门打开,告诉我们在这里放作品比放展览的标记更有意思。他会利用整个空间,也给我们很多新想法。

艺术家若想做好展览,便需要熟悉和喜欢展览的空间,这个空间也要和他的作品产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会真正地让空间为他的作品服务。由于 Antony 对我们的空间十分了解,我们跟他便有种自然而然的联系。他对香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喜欢香港,喜欢中国,来了很多次。同时,他虽然已经68岁了,却还在积极地创作作品。他的精力可能比有些后辈更旺盛,思想更活跃,但是他的社会阅历和他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又为他的创作赋予深度。


Antony Gormley,《Flare II》(2010)?? 伦敦圣彼得大教堂


W*:对于作品的解读,画廊又如何与 Gormley 进行沟通?

L:当然,一旦我们对 Antony 的作品形成一定理解,他就会为我们提供一段可引用的话。这是他自己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让每位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把点带给他们,就可以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体验是不一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穿着休闲的 Laura Zhou 在快问快答的过程中也时不时地与往来的藏家打着招呼。其中有 Zhou 的本土客户,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时间上,“根生根寻”的开幕适逢 Art Basel HK,全球的艺术爱好者纷纷前往香港,Gormley 也受邀成为展会单元 Conversations 的嘉宾。因而,Zhou 不仅统筹着时间纵轴上艺术家从2017至2018举办的各个展览,推动它们的过渡,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协调着香港地理横轴上同期发生的诸多活动——画廊新展开幕、庆功派对、Gormley 在 Basel 展会的座谈等等。


左滑查看 Antony Gormley,《Allotment》(1995 - 2008)?? Antony Gormley


Antony Gormley,《Nuit Blanche》(2012)?? PALAIS D'IENA


这些多元积极的策划为展览造势,看似与 Gormley 禅师般的性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来,却恰恰相得益彰。当艺术家通过冥想和禅修的“出世”,打开自己对世界、人类和环境的理解,从而“入世”;Zhou 的活动策划,以“入世”的方式,促进了观众对艺术家深邃世界的摸索。也或许因为这样,身处艺术生态中商业链条的 Zhou,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与艺术家更亲密的默契:“作为一个画廊,我们希望观众去深度了解他们收藏的艺术家作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想办法让观众去理解 Antony ——他有怎样的发展过程,他的解读是怎么来的——这些可能比卖掉他的东西更重要。”

(文章来源于W* Wallpaper卷宗)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