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Lucia Bru:雕塑、空间与存在的呼吸共生

日期:0001/1/1 至 0001/1/1     地址:卷宗Wallpaper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艺术家 Lucia Bru 目前的工作室位于布鲁塞尔一座19世纪末的工业建筑里。她通常在早上到达,大量地听着各种音乐和电台,开始工作。她喜欢让作品保持持续变化、碰撞、交流,到达某个合适的基点,最近的主要创作围绕大片的再生纸材料展开。对极简艺术的探索是 Bru 作品的内在根基,“与空间内观者身体的物理对话,以及极简艺术视觉语言表达中的克制感,这种令人惊异的并存总能深深地打动我。”她说道。

当然,打动她的灵感清单无穷无尽,“大海、普拉提、游泳、跳舞、动感、姿态、幽默感、建筑、旅行、伟大的自然、童年、友情和分享、味道、教学、邂逅……每一天、许多人、联结、让自己能够持续坚信的地点……”——在她看来散发着无限生机、蔓延出蓬勃感官体验的事物。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2020年11月,Bru 在中国香港的首次个展“二十一楼”于维伍德画廊(Axel Vervoordt Gallery)香港空间展开,如同在青山掩映的钢铁丛林中带来一场剧院式隐喻——关于身体、物件、空间、维度的存在与共栖。“我的雕塑作品无所不在地关注着身体、体量以及身体与物件的关系。其中,身体对空间的巨大占用、比例、身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无处不在。这些特质,是我长期以来在雕塑作品中探索的重要特质(微观与宏观、体量、人群、堆状、生命、矿物质、感官等等)。”

在 Bru 看来,展览被命名为“二十一楼”,是为了唤起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对自身物理存在的觉知和关注:“作为一种视角,可以鸟瞰城市、有着青山咫尺风光的‘二十一楼’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关系。我看向人性道上的行人,它们呈现为点状;而窗外青山上的群鸟却反之,以全貌出现。

展览现场,Lucia Bru:二十一楼,维伍德画廊空间,2020-2021

“在我第一次亚洲旅行的途中(杭州、香港、东京、京都),人口密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人群和庞大体量的身体在特定的空间内交攘而过。这带来了一个关于亲密与公共的问题:我的空间从哪里开始?我穿过空间,空间也穿过我……”部分创作由 Bru 的旅行启发。“当我探访香港维伍德画廊时,画廊前青山的存态尤其吸引了我。在六月湿热的日落里,山之青绿将画廊内部染色。21层的高楼里,自然存在,并且可触知。维度将它们自身加诸于我。在香港的景观中,高楼耸立,自然仍近在咫尺。这两者通常以令人惊异的姿态并存。这些被自然包纳的几何体,以及城市的鸟瞰景观,为存在与物赋予了另一层维度。”

大部分房间的展品仍以静态存在:布置有与楼外青山景观形态呼应的陶瓷方块堆、惰性材料扭曲胶联的小型瓷塑、由重新装裱的报纸和瓷块摞砌而成的半米高的画板拟态……


展览现场及展出作品,Lucia Bru:二十一楼,维伍德画廊空间,2020-2021

不过,在其中的一间房间里,Bru 介入数码形式,投影了一只猫的巨幅动态影像。有机体在无机体中现身踱步,高高投射,恰如一场小型隐喻剧场。这给了她一个机会,在封闭的空间内投一扇窗,在展览空间本身创造一场盛大开幕,也是一种延展时间的方式。

“我在雕塑中引入了生命体;另一方面,投影也让我能够把玩空间维度。有时猫投出两米高,可以和窗外的山看起来一样大。房间里的雕塑也能在投影里找到放大的版本。投影画幅(5 x 3.30 米)连接到地面,也因此成为画廊空间这一维度的一部分。我喜欢这种重复,同样的物体,不同的维度。展览中的‘一个物体’在影像中变成了一种景观,因为维度的变化,它们的状态也有了改变。”她说道。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Bru 的作品以雕塑为主要表达媒介,籍由纹理鲜明的视觉语言和空间的共生去完善对话,时空与存在、无形与感知的关系是她不断回访的母题。身体、物质、存态与空间,它们并存、共栖、交汇、现身,形成长久的轴心。她的创作往往由深刻了解一个空间开始,去审视如何以不同视角满足地点的特异性,去扩展、聚焦、具象、命名、放大……“我通常会做一个展览场地的比例模型。做模型给了我全方位视察、了解空间的机会。我不一定要在原地工作,但是气氛、能量、一个地方的尺度、光线……”这是她掌握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切入现实的重要考量。

成品的最后一环“光线”至关重要。自然光通常占据主导位置,配合原料的形态存在,外界空间的框架选择伴随时间流趟,光影呈现出哲学性或是神性的画面。“我喜欢将光处理得更弥散、均质。对比和阴影让事物更加壮观,并且真正改变了感知。”


上图: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中图:Lucia Bru,《无题》,2017,瓷器与砂岩,尺寸可变。图片由艺术家及维伍德画廊提供;
下图:(左起)《(立方体)》Lucia Bru, 420 件陶器, 27 cm x 31.5 cm x 45 cm 2015;《无题》(局部) Lucia Bru, 瓷器、砂岩, 尺寸可变 21件,2017。和美术馆展出现场。? 和美术馆

在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的开幕展中,她的三件雕塑作品规模材质各异,第一次共栖于同一公共空间,这种并存也给 Bru 以新的共振交感:“空间迎接我的作品,通过有着绝佳城市景色的巨窗来框置雕塑。我为这种与城市的连接以及它所衍生的比例变化特意选择了这个房间。每件雕塑都由独立的单体元素构成,每一件都以自己的方式在此集合。”Bru 的创作方式更倾向于树状衍生,新作品“群落”般不断涌现,而独立个体间又隐存了不经意的邂逅、碰撞和关联,“我感觉自己在逐渐构建一个统一体...... 在创造一些更宏大的事物!幻想一种景观、一个世界。”在她基于极简艺术的长期研究与创造中,这些不断翻涌的“群”特质被纵深横展,通过她惯用的质素加以呈现:微观与宏观、体量、人群、堆状、生命、矿物质、感官……

和“群”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个关键字“变形”。对材质、身体和空间的扭曲,对固有几何学的打乱以及极限边缘的拓展也是她的创作重点:“变形因创造雕塑的形体动态而诞生,又与物料息息相关。新的几何形状被推挤、被姿态打乱;不完美必不可少。”
“Lucia Bru:二十一楼”展出作品
维伍德画廊空间,2020-2021

她在平衡了洁白与粗野、坚硬又润泽的种种材质间把玩变形。陶瓷、水晶、玻璃等被认为是脆弱易碎的材料是她创作中的偏爱。在她看来,与材料之间的感知、互动与共鸣是重点:“陶瓷常被认为是一种脆弱的、精致的材料,它的白色中有着‘女性气质’,而水泥被认为是坚硬粗野的……这些是刻板印象”,Bru 显然不感兴趣。“陶瓷、纸、水泥、铁、水晶…… 这些材料如同演员:将空间中的能量和关系汇聚,呈现出形态的共同体。我喜欢整合这些材料,有时会走向预料之外的效果。”

这些质感统一又矛盾的物料由 Bru 重组、赋生,潜藏一种避世的宁静与深刻,无机体不能言语,却与流动的空气、不同维度的时空、静谧的自然一起,保持一种与人共通的呼吸频率。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艺术家 Lucia Bru
 卷宗 Wallpaper*对话 
 艺术家 Lucia Bru 简称 B 

W*  你的许多作品都在探讨身体、物体与空间的关系,展览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过程?

B:创作过程往往会从了解这个空间开始,观察怎样能让我不同的研究角度来满足这一地点的异致性开始。这关于氛围,关于能量。这也关乎选择一个轴心,如何去扩展、去聚焦、去具象、去命名、去放大…… 总体而言,事物的一部分已存在,但它们需要被进一步发展。我从来没有按部就班地推进工作,更多是随着时间保持连续性,在脑海中确保整体性。实际上,我将这场展览命名为「二十一楼」,是想让观者在看展过程中引他们对自身物理位置的关注。“二十一楼”可以鸟瞰这座城市,也有着青山咫尺的风光,这种视角营造了一场特殊的关系氛围。我看到人性道上的行人,他们呈现为点状;山上的群鸟却反之,以全貌出现。

我总能感觉到我们穿梭而过的空间影响着我们。空间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组成了我们,又包围着我们。我们的身体记住它们。空间有着能量,它们传达众多知觉和画面给我们,它们允许我们移动、活跃。每一件雕塑都以空间中的身体和存在现身于我。不管数量多少,我总会对其中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件物体投置许多兴趣。


展览现场及展出作品,Lucia Bru:二十一楼,维伍德画廊空间,2020-2021


点击以上视频播放:ARTISTS' RESIDENCIES #7 | Presentation of resident artist Lucia Bru ?? Fondation d'entreprise Hermès

W*  展览其中的一间房间,你投影了一段移动的猫的巨幅影像,有机体在无机体中现身,如同剧场隐喻,你的灵感从何而来?你的作品常于现实和精神层面关注物质和它们所处的环境,这是你第一次引入数码形式吗?

B:做这段影像让我能够创造一场盛大开幕,在一个封闭的房间开一扇窗。其间,我在雕塑中引入了生命体;另一方面,投影也让我能够把玩空间维度。有时猫投出两米高,和外面的山看起来一样大。房间里的雕塑也能在投影里找到放大的版本。投影画幅 (5 x 3.30 米)连接到地面,也因此成为画廊空间这一维度的一部分。我喜欢这种重复,同样的物体,不同的维度。展览中的“一个物体”在影像中变成了一种景观,因为维度的变化,它们的状态也有了改变。

我想要实验在作品中加入动物的想法已经很久了…… 我把猫带去我的工作室,我也不知道那时会发生什么。猫、我、雕塑平静地找到了空间中的平衡。我在工作,他找到了他的位置,他踱步、睡觉、伸展、盯着相机…… 生命和无机体的共存。这不是我一次将影像带入自己的展览。我总是在工作时仔细通过照片和视频纪录自己的研究。使用相机镜头进行构图就是对现实做出一种选择,你定义了一个空间。在选择摄影构图中被注入的特殊关注,这使我很感兴趣。拍摄是使时间具有延展性的另一种方式。录像、摄影和雕塑是非常互补的行为。相机和电脑是对我来说重要的工具,以后也会是如此。


展览现场及展出作品,Lucia Bru:二十一楼,维伍德画廊空间,2020-2021

W*  你的陶瓷、水晶、玻璃等作品常有变形处理,这些你常用的材料通常被认为是脆弱易碎的,你以雕塑的形态呈现它们。所以选择和处理材料时,什么是你的主要考量?

B:陶瓷常被认为是一种脆弱的、精致的材料,它的白色中透着女性气质,而水泥被认为是坚硬、粗野的…… 这些是刻板印象,是对材料先入为主的想法,我对这方面不感兴趣。陶瓷、纸、水泥、铁、水晶…… 这些材料如同演员:将空间中的能量和关系汇聚,呈现出形态的共同体。我喜欢整合这些材料,有时会走向预料之外的效果。所有原料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我,它们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对材料的选择取决于时间、地点、可行性。重要的是我手头要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原材料。这也是为什么研究和实验必不可少。我最喜欢的材料特质就是要有所不同。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W*  你的作品中宁静和深刻并存,仿佛引入神圣性的光线去分割阴影。你有没有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哲学或神学的影响,尤其是东方文化?

B:我感觉自己在逐渐构建一个统一体。雕塑互相嵌入彼此,一个项目结束了常常引出下一个项目。我创造了物体的集合,形态集群。这些作品间存在着前后演变的形态。我不太会命名,我会将一件作品和一个群组、一个族群关联起来,比如作品:《(cubes)》《(lines)》《 (movidas)》《 (stretch)》…… 我常觉得自己是在创造一些更宏大的事物!幻想一种景观、一个世界。我愿意分享我的世界。光线在展览中至关重要,确实,我喜欢将光处理得更弥散、均质。对比和阴影让事物更加壮观,并且真正改变了感知。它如同滤镜一样,在身体、建筑和物体之间创造出一种距离。我最喜欢展览的一点便是日光,只要条件允许,我都会选择避免电光源。比如和美术馆展览的展品雕塑,我要求不可以有电灯光的直射。这样,雕塑才更易与建筑、观众以及临近巨窗的城市连结。自然光促进并均散了身体、空间与雕塑之间的联系。没有人造光,黄昏时物体便渐渐消失,我真的很爱这点!

从大概30年前我开始创作,这些便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我只在近几年来过亚洲旅行,都是非常短暂的停留。我对呼吸、空虚、动态、几何都非常敏感,对我来说无机物也是有生命的。我爱《易经》,并且在其中找到了很多灵感;我还喜欢中国菜和圆形山陵,我和中国生肖之间的感应强烈,我属狗。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W*  当你投入大量时间收集自己创作变形后的“野兽”时刻时,年轻人也用 app 来滤镜、变形、液化他们的脸和身体,达到“美”的效果——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变形。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潮流的?

B:我创作最原始的语汇出现得很快,很早便是如此。它基于简单的几何学,吸引我的一贯都是如何去打乱这种几何学,去扭曲形状,从它们的极限和边缘里拓展出新的形状。变形因创造雕塑的形体动态而诞生,又与物料息息相关。新的几何形状被推挤、被姿态打乱;不完美必不可少。我一直对姿态和动态敏感,创作雕塑也是去创作一连串的姿态。它捕捉了与呼吸、情绪、速度、空间相关的身体变化的痕迹。

我对籍由陶瓷和铂/石墨镜子带来的空间与身体变形的可能性感兴趣。瓷镜不平整,不光滑。纸镜挂在墙上,这样可以保有它的灵活性,与空气的流动、光线的变换产生共振。这些作品也是动态与改变的来源,它们同时为彼此之间的联系提供不同的洞察源。通过应用程序来变化自身,创造的是一种标准的、程式化的变形。在我看来,这不过导向另一种对“基准”的扭曲。进入提前设定好的一切,为了能从自身“脱胎而出”,这是自相矛盾的。这些只是关注外表的设备。变形和动态必须是从一种存在或形式的内部生出。我认为手机 app 相比个人实践,更像是游戏。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W*  你会怎样描述你的作品的灵感根基?最近,什么是你最重要的灵感来源?

B:我以对极简艺术的探索为根基。与空间内观众身体的物理性对话,以及同时极简艺术的视觉语言表达中的克制感,这种令人惊异的并存总能深深地打动我。生命和日常给了我许多灵感:大海、普拉提、游泳、跳舞、动态、姿态、幽默、建筑、旅行、伟大的自然、童年、友情和分享、味道、教学、邂逅…… 每一天、许多人、联结、让我能持续相信自己实验进程的地点,灵感清单无穷无尽……

我最近又搬进新工作室,这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当下,我主要在用大片的再生纸材料创作。


Lucia Bru 的工作室,Spinnerijstraat at Sint-Gillis,2019,摄影:Jan Liégeois
(文章来源于卷宗Wallpaper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