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罗全球艺术精品
 

【资讯】热点 | 20余件公共艺术作品永久落户上海杨浦区 当代艺术为城市空间带来全新生命力

日期:2019/12/20 至 2019/12/20     地址:艺术头条ArtExpress
       
杨浦滨江贯通公共空间。SUSAS视频团队拍摄

2019年11月2日,在上海杨浦区长达5.5公里的步行滨江大道上,习近平主席的身影出现在了黄浦江边,实地考察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调研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2019年,第三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杨浦区启幕。这场盛大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有了与当代艺术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因为从政府的重视,到市民的参与,使得这场活动的渗透力更大更广泛。

四年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分别选择了徐汇西岸飞机库旧址和浦东民生码头粮仓旧址举办。而首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之时,西岸还没有发展起来,城市空间艺术季在西岸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带动作用。此次,在杨浦区举办的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投入的力度更大,带来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2019上海城市艺术季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永久点位作品 点位图(最终以实际情况为准)
历史、人文、公共景观交融的上海杨浦区

上海杨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东北部,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对面望去,便是上海著名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等,也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历史发展过程中,杨浦区的经济实力就十分强劲。不仅拥有中心城区里最长的15.5公里的白金滨江岸线,其南部沿江地带是曾经的上海公共租界东区,中部偏东区域则为“大上海计划”实施地。而著名的杨浦大桥,连接杨浦区与浦东区的过江通道,亦成为该区重点景观之一。在这样历史、经济、人文景观交融的区域,公共艺术得到了最得天独厚的土壤。

此次在杨浦区开展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贯穿了整个5.5公里的滨江步行大道。以杨浦大桥为界向东延展2.7公里、向西延展2.8公里。这里有许多本身就值得关注的“公共景观”。

在滨江公共空间的西区有一座历史近140年的老水厂—— 杨树浦水厂,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化水厂,至今仍在使用。这片公共空间一步一景。江边的“雨水花园”原来只是一片容易积水的“雨水洼地”,现在因地制宜,通过雨水循环系统打造成了一个“小而美”的城市景观。
艾斯特·斯托克,《方块宇宙》,不锈钢、复合铝板,不同尺寸,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除了隔江而往的上海浦东新区,在步行大道的另一侧,还能见到许多历史感的建筑,如曾经上海的纺纱厂,当矗立在这座砖墙斑驳的建筑前,仿佛回到了那个曾经让人神往的“民国大上海”。

而如今,在这些原本就具有历史感的公共人文景观的步行大道沿岸,来自全世界各地的20多位艺术家,用他们独特的创造力,将一件件独特的当代艺术作品呈现在这一区域,作为滨江步行大道上永久的公共艺术景观。

这些艺术作品以极其巧妙的方式将上海市,杨浦区的历史、人文,景观进行了结合。
刘建华,《天外之物》,荧光漆、不锈钢、激光灯,高20m,2015-2019,图片由艺术家与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当代艺术 为杨浦区注入全新的发展生命力

沿着杨浦区的滨江漫步,时不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一件件由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带来了一次次的意外与惊喜。

目前,已经有8件作品安装完成。在滨江大道上,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此次最高的一件作品,是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天外之物》,这是一件高达近20米的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形状如一滴从天而降的水滴。艺术家在其表面涂上夜光漆,白天,它以江水为背景,姿态简洁,人人们仰头观望,充满了各样的遐想;而到了夜晚,雕塑中射出照向天空的光芒,仿佛将天空与大地连结在一起。

通过浙江简洁的作品,艺术家希望能给人的生存意义、文化差异及观者所处的真实的环境有一种提示性的经历乐趣。
艾斯特·斯托克,《方块宇宙》,不锈钢、复合铝板,不同尺寸,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艾斯特·斯托克(Esther Stocker)是本次唯一受邀的女性艺术家,她选择了一处江边造型独特的建筑进行改造。他使用了她一贯的“降维风格”,把这栋建筑改造成了一个《方块宇宙》。作品所在点位原本的建筑架构被保留,艺术家只是因地制宜地贴上黑色方块,从而营造出空间中的错乱效果。

事实上,这座建筑是具有实用功能的。在政府的规划中,这儿要改建成餐饮场所。可以想象未来,集合了餐饮与艺术的这栋建筑,将成为一个人们集中的打卡胜地。
浅井裕介,《城市的野生》,溶着性白线橡胶,95m x 20m x 2,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来到打捞局码头,地面上铺排的多个不规则块面是日本青年艺术家浅井裕介(Yusuke Asai)作品《城市的野生》,他发动当地居民,共同为大地进行了一次“纹身”,在艺术家的设想里,这是一个各种事物发生“相遇”的地方:人、物、自然、历史、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此相遇。
对于艺术家而言,实际生活在周边人们的参与,也是作品灵魂的一部分——在《城市的野生》完成后,也有不少参与制作的人们来到现场,试图找到自己当时参与共同创作的痕迹。

徐震?,《山——索福克勒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石膏、树脂,不同尺寸,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局部

在一处外光陈旧的亭台内,呈现了目前最活跃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徐震?的“山”系列。这个亭台的三个门框将巧妙空间打断,作品缺失的部分引发了观众无限遐想,远观似绵延起伏的山峦。但实际上,艺术家的灵感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大胡子,并且将它们导致过来,试图打破人们常规的观看经验,与认知习惯。

费利斯·瓦里尼,《起重机的对角线》,油漆,尺寸可变,2019,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费利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原本就是空间中的视觉游戏大师,在杨浦滨江,他制作的作品《起重机的对角线》形态与直白的名称如出一辙,醒目的橙色塔吊上涂上白色的线条,观者仰视塔吊时随行走不断变换视角,某个瞬间便能找到所有线条的交汇点,当然,寻找的过程也随之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理查德·威尔逊,《黄埔货舱》,切割船舶型材、钢材、工业涂料,3m x 5m x 3m,2019,图片由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的《黄埔货舱》也陈列在江边,艺术家看中了停靠在上海船厂的一艘废旧带缆艇,于是在船上取出42个船舶零件分别安装在21根钢管两端,作品的原材料来自于过去,而现在则指向未来。


沈烈毅,《徊》,不锈钢、山西黑花岗石,56m x 16m x 0.99m,2019,图片由艺术家与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向阳,《轻舟过隙》,铸铜,18.5m x 0.8m x 3.73m,2019,图片由艺术家与欣稚锋艺术机构(APS)提供

向阳在黄浦江畔创作了一件“漂浮”的空中舟形建筑青铜雕塑《轻舟过隙》。作品长度达18.5米,充满了气势,且具有诗意地矗立在江畔。与上海作为“文化交融窗口”的形象呼应。

目前,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进入展览尾声,而作为长期项目,剩余的永久点位的公共艺术作品仍在在陆续制作安装中。全流程由主展览策展执行单位及永久点位作品总承包单位欣稚锋艺术机构(Art Pioneer Studio)在上海市政府和杨浦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

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艺术家将携作品落地杨浦滨江:包括正在常青画廊15周年纪念展览中展出作品的喀麦隆艺术家帕斯卡尔·马尔蒂那·塔尤(Pascale Marthine Tayou);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引发打卡热潮的展览“太虚之境”的主人公、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在外滩美术馆开启“肉铺”的托比亚斯·雷贝格(Tobias Rehberger);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代表之一——宋冬,他即将在杨浦滨江的印记花园中带来《若冲园》,标题来自《道德经》四十五章中的“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艺术家基于生活的智慧将在此与观众进行再一次的交流。
(文章来源于艺术头条ArtExpress
帮助中心 | 配送与验收 | 售后服务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作品收集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艺术眼版权所有 © 2017 京ICP备202301453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416号